德国双元制近10年的发展有起有伏,且随着政策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本身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观察分析德国双元制面临的问题,学习它的发展经验,一要明确发展能力导向性的职业教育;二要将教师的职后培训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重点;三要大力开发能力导向性的职业教育课程。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德国双元制的研究热情从未中断,且研究成果颇丰。纵观已有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双元制的研究大多数都遵循着相似的研究模式,即“介绍+启示”:介绍双元制运行机制的一部分,如法律法规,课程模式或教师培养等;启示部分则提出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首先必须承认,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拓宽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同时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改革的思路。但同时也需认识到这种研究方式的问题之所在。正如在其他领域以政策借鉴为目的的研究一样,这种呈现方式往往会给读者带来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即研究中所描述的机制是完美的,而忽略了这种机制在实际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这种不全面的认识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盲目地学习和借鉴。
基于此,本文旨在向读者还原一个较为动态且真实的德国双元制。一方面,通过五组数据的呈现描绘双元制近些年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于2017年发布的报告为分析基础进一步阐述双元制在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根据笔者对德国职教的观察,提出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并从我国职教发展理念、教师培养和课程改革这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双元制是德国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非是德国职教的全部。在德国,每年进入双元制的学生人数占进入职教体系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另外一半的人则进入全日制职业学校或者过渡系统参加职教培训。由于本文重点在介绍双元制的发展现状,因此,对于其他类别的职教模式在此不做具体介绍。
简单来说,德国政府以“国家承认的教育职业”形式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后需在就业市场应聘相应企业,并与其签订《职业教育合同》。随后便开始了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生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企业需要为他们的学徒支付一定的津贴。一般情况下,津贴数额为新入职熟练工工资的1/3,且这一比例与学徒所在地区和从事的行业相关。据统计,学徒的津贴在近些年一直都在增加,并于2018年达到913欧元/月。
在德国,国家承认的职业每年都会有所调整,且其总数量在过去10年间不断减少。如图1所示,职业数在2009—2013年调整幅度较大,在2009年有349个职业,到2013年则减少为329个;在2013—2018年,每年职业数的变化仅为个位数。截至目前,德国双元制共有325个职业。
此外,每年申请双元制的学生人数,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数以及学生和企业签订的合同数这三组数据同样可以用于反应双元制的发展动态。如图2所示,上述三组数据在2009—2018年走向基本一致:在2013年以前呈现出缓慢递减的趋势;在2013年以后,则缓慢上升。
同时,通过图2我们还可以看到两个有趣的现象:第一,每年申请双元制的学生人数都多于企业提供的岗位数;第二,每年申请双元制的学生人数和企业提供的岗位书均高于每年新签订的合同数。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出版的《职业教育发展报告》中通常将申请双元制学生视为市场需求量,将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数视为市场供应量。那么,供不应求则是上述第一个现象背后的问题之所在。第二个现象所反映出的问题通常被称为双元制的匹配问题。换言之,在德国,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学生找不到学徒岗位,还有一部分企业招不到学徒,这也被视为是双元制目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最后一组数据则为企业参与双元制的比例。在德国,只有通过行业协会按照《联邦职业教育法》的资质标准审查认定后的企业才能够参与双元制培训。据统计,这些具有培训资格的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50%左右,而实际接收学徒的企业数量又仅占这些具有接收学徒资格的企业数量的50%,即每年只有25%左右的企业参与双元制培训。如图3所示,这个比例在2007—2017年逐年降低。近几年,这个比例基本保持在2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此组数据与其他几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2013年前下降较为明显,但在2013年后则相对稳定。
通过对上述几组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双元制在2013年以前呈现出“萎缩”的趋势,而这种“萎缩”的趋势在2013年后则减缓或者说有缓慢回升的态势。从整体上来说,其在过去的10年里发展较为平稳。
双元制真的是完美的吗?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和挑战吗?其实不然。笔者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于2017年发布的报告为分析基础进一步阐述双元制在未来几年里需面对的六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来自德国亲学历现象愈加凸显。据统计,2013年以前,每年进入双元制的学生人数都多于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然而,在2013年以后,进入后者的人数显然超过了前者。换言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大学学习,而非双元制培训。德国学者认为,这种教育偏好的改变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劳动市场上技能人才的短缺,而这又将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大挑战是供需不匹配问题,即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学徒岗位,同时企业招收不到合适的学徒。据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具体来说,大部分德国东部的学生更偏向于选择去经济相对较好的德国西部或者北部学习,由此德国东部大量学徒岗位空余,也导致了德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学生找不到学徒岗位。二是职业吸引力不同。通常情况下,吸引力较低的学徒岗位(如餐馆服务人员,食品加工员,清洁员)往往空置率较高,而那些吸引力较高的学徒岗位则供不应求。
第三大挑战来自企业的参与意愿降低并有部分企业逐渐退出培训市场。德国学者认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企业更希望招聘熟练工而非学徒,且近些年培训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企业退出培训市场的现象较为普遍。据分析,学生在应聘的过程中普遍倾向于进入大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却很难招到合适的学徒。中小企业在提供岗位且没有人应聘的情况下,则会逐渐退出培训市场。众所周知,双元制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合作,若企业逐渐退出这个机制,那么双元制将不复存在。因此,德国学者将如何提升企业的参与意愿列为双元制亟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第四大挑战是如何为外来移民提供双元制培训。2013年是双元制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而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就是2013年前后大量外来移民进入德国。据统计,大部分来到德国的难民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参加双元制培训是他们进入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必然路径。由此,双元制的发展趋势有所改变。而这些外来移民的到来对社会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一方面,在德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背景下,这些外来移民能够成为社会的劳动力储备;另一方面,如何对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来移民进行培训,并使其获得本国能力框架下的职业资格,成为双元制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五大挑战来自“工业4.0”这一高科技计划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工业4.0”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技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即实现数字化生产。而生产模式的转变必将会对未来从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培养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是现行双元制亟须回答的另一个问题。“职业教育4.0”就是德国政府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这一改革的整体思路就在于将数字科技能力视为三大关键能力(读、写、计算)之外第四个关键能力。而双元制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职教各方面落实这样的一个理念。
第六大挑战是国际化问题。一直以来,双元制的国际化都被视为德国国际化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学者认为,双元制的国际化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德国应与邻国和贸易国在职教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另一方面,德国应肩负起促进欧盟各国技能人才流动的任务,即构建清晰明确的能力认证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技能人才在任何欧盟国所获的能力能够转换成各国都认可的能力。
总之,受到技术变革、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德国双元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而其中有些问题也出现在我国职教发展过程中,并一度被视为阻碍我国职教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例如,亲学历现象在我国表现较为明显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意愿较低。
(在下文讨论中,笔者将使用“德国职业教育”,而非“双元制职业教育”。因为笔者认为,在研究德国职业教育时,我们不应将双元制视为德国职教的全部且仅关注这一种不可移植的教学模式)
那么,德国职业教育,我们该学什么?是学习学校和企业的协作模式,教师培养模式,课程模式,还是花重金购置仿真教学器械?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能够改变我国职教现有发展状况的关键之所在。
首先,任何与模式相关的要素都是在其特定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将双元制从德国移植于与其完全不同的中国,其操作性有待考量。其次,重金购买仿真教学器械确实能够改善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硬件条件,但是在软件不匹配的情况下,此类借鉴的意义有限。笔者将结合自身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解提出德国职教值得学习的地方,并从教学理念,师资培养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出我国职教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职教发展理念:能力导向型职业教育
在我国职教发展的道路上,引进了很多国外的职教发展理念。其中,对我国职教影响颇深的莫过于德国的行动导向型职业教育。简单来说,行动导向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是完整的职业行动过程,其所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职业行动能力,即做事情的能力。目前,在我国还有很多研究课题是基于行动导向这个理念而展开的。在实际教学中也可见行动导向的影子,例如,课堂上教师将“做对事情”视为教学重点。
在我国人口红利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基于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暂时可行的,因为总会有新的“会做事情”的劳动力群体进入就业市场。但是当这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会做”的人将大批量减少。那么,市场上现有的劳动力将不能应对工作对他们的新要求,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合格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应尽快转变职教发展理念,发展能力导向型职业教育,并在职教体系内部做相应调整。能力导向是近些年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其强调授以学生可以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中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这一理念的内涵在于不仅强调学生做的能力,还要强调学生思考的能力。且只有赋予学生思考的能力后,他们才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并能够应对日新月异的工作环境向他们提出的新要求。这也恰恰应是我国职教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师资培养:关注在职教师的培养
此外,笔者认为,我们应摒弃对德国师资培养模式的学习,而将重点落在我国职教教师的在职培训上。在德国,教师的职前培养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本科和硕士学习。硕士毕业相当于是第一次国家考试。第二个阶段是学校实习,在实习结束后需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随后,职前培训才算结束。可以说,德国职教教师的入职门槛很高。而这种高门槛是以教师所具有的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较高的工资水平为基础的。
例如,在德国北威州,职校教师隶属于公务员系统;且新入职教师的工资为税前4000欧元左右,而这个工资有可能都高于一些硕士毕业并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的工资水平。相反,职校教师这一职业在我国的吸引力并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立入职高门槛和培养高标准的意义则是有限的。
我国现有的三种职教教师培养路径为:普通高校课程学习+入职培训;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而大部分在职教师都是通过第一个路径成为职教教师,且这种状态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把精力放在如何培养新教师,而不是考虑如何在现有情况下,进一步提升现任教师的能力呢?换言之,笔者认为,我国培养职教教师的工作重点应落在在职培训上。
就教师的在职培训,笔者认为,我们应向德国职教学习的是重视教学知识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媒介,合理且正确的使用这些媒介,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还是实现能力导向型职业教育的助推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改变现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将有所提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来提升学生的多媒体使用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上文所述,我国大部分职校的在职教师都是通过“普通高校学习+入职培训”这样一条途径成为教师的。这些教师的知识体系中,教学知识是缺乏的或是不系统的。所带来的结果一般有两种:一是按照自己被教的那种传统模式继续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二是误用教学方法,这也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之一。例如,某教师在其课堂上将同学分成小组,并声称将要开始小组教学。但是,该教师的做法是让同学坐在一起做习题。其间,小组成员并没有通过沟通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那么,小组教学这个方法就是被误用了的。
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培养职教教师的工作重点应落在在职培训上,同时应加大在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力度。这也是我们发展能力导向型职业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三)课程开发:开发能力导向型职教课程
在过去30年,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模式时常发生变化。这是由于我们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还不知道何种模式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笔者在上文已经分析到,能力导向型职业教育才应是我国职教的发展方向。那么,在职教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这一理念应得到具化。
在德国,职教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学者所指的课程“Bildungsplan”与我国的教学计划类似,同时,它又囊括了我国学者所说的课程,即教学内容的编排)的开发已从行动能力导向型过渡到能力导向型,且能力导向这一理念主要在四个方面得到具化:一是在课程中描述学习结果,二是强调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三是将预计所获得能力在德国资格框架内归类,四是所设计课程应与其他教育类型内课程框架保持一致标准。而其中在课程中强调学生思考分析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上文所述,能力导向型职业教育要授以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既能够习得职业行动能力,同时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下文,笔者将以德国北威州全日制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的课程为例,进一步分析这种思考分析能力是如何在课程内呈现的。
例如,在会计学科某学习领域下的一个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计算并分析得出最优库存量,以降低库存成本”。这个目标既说明了学习结果(得出最优库存量,以降低库存成本),也强调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在我国的会计课堂,其教学目标还是停留在学生会做某件事情,如填写会计凭证。
此外,这种思考能力还体现在课程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上。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每个课程都由学校、专业和学科这三个递进的层级组成,且在每个层级都描述了与教学方法相关的内容,同时每个层级的教学方法部分也呈现出由总到分的关系。可见,教学法是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次,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课程中也强调团队学习和自我组织学习,以促使学生获取团队合作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我国,课程更多是围绕如何编排教学内容而展开的,且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的体现程度并不高,而能力导向型课程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学。所以,笔者认为,在课程中重视教学方法的描述是值得我国职教课程开发者借鉴的。
四、总结
笔者用五组数据直观地分析了双元制在德国的发展动态。总体而言,2013年前双元制在德国呈萎缩状态,2013年后发展态势平稳,但双元制在德国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六大挑战。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教育模式,而我们所认为的“完美”只存在于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之下。就像双元制,在德国特定的环境下,它的社会贡献是不可否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经济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变化等问题的出现,双元制在这个新时代的不适应性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了。因此,我们在学习任何一种国外职教模式时,不应仅仅以旁观者的角度者去评价它、学习它,还应该尝试从当局者的角度去探析它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更客观的方式去判断它的价值。
基于对德国职业教育的观察和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应尽快树立能力导向型的职教发展理念,同时将这个理念具化到教师培养和课程设置这两个方面上。我国的职教教师教育工作应将重点转移到在职培训上,并着重提升在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课程开发方面,应向德国职教学习如何将能力导向这一理念在课程中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