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学历论可能是这个社会里存在感最高的思维定式之一了,不断的考试升学累积刷新着学历,再衔接一份安稳的工作,从此过上传统观念中“完美的人生”,从试图冲破象牙塔到亲自给它添砖加瓦,算不上“妥协”,可能是一定程度上长大的证明。
“不加班不行吗?”
“总有能吃苦的人会顶替你”
“不应酬不行吗?”
“集体活动谁敢临时跑路”
他还真就跑了。跑到了德国,从学德语开始,为自己规划了一个新的人生。
1.在韩十年
小李今年32岁,吉林人,能说一口近乎母语程度的韩语,这是很多外地人羡慕不来的朝鲜族独家技能,如果身边某个朋友从小就掌握一口流利的某国外语,你极大可能会觉得他“就应该去那个国家留学”。于是小李顺其自然的去韩国读了大学,毕业后又顺其自然的留在了韩国工作。
2.辞职
其实小李在韩国的生活还是算得上“安逸”的,首先语言互通日常交流毫无问题,另外在韩国本地还有一些亲戚,平时生活很受照顾,但是工作了四年之后,他毅然辞职,到德国重新开始,为的是什么呢?
“我今年32岁了,属于大龄留学,不少人无法理解我这么做的理由。我有四年在韩国的工作经历,在韩国也像在大多数东亚国家一样,加班现象比较严重。在公司里面上下级之间的辈分之差也非常明显,为了完成一些工作,下班也要和上司应酬,私人时间被工作严重侵占。一天的工作下来,身心俱疲。加完班,更是生无可恋。”
“听说过一个冷笑话,工龄三年的人却有五年的工作经验”,他说,“这样的职场文化和生活方式压力太大了,让我感觉自己完全是为了工作而活着,我不喜欢。”
结束了在韩国的工作,小李回国跟家人认真的谈了对未来的规划,想寻找一些新的机会。
通过一个偶然的契机,小李了解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首先,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吸引了我,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更快速的掌握知识。其次,双元制的针对性教学能让我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有明确的就业方向。第三,德国福利待遇好,带薪休假时间长,医疗免费,最重要的是能带薪学习,所以学习技术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工作,这样经济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所以我最终决定赴德读双元制。”
在专业上,小李选择了德国的强项汽车领域——汽修机械一体化。
他认为,德国人对汽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十分重视,因此与汽车相关的专业永远不会冷门。
4.理想的生活
在今年,经过一年的德语学习,小李通过了德国企业的面试,拿到工作合同。
“在德国我终于不用加班了,工作和生活平衡得很好。对于不少‘打工人’而言,朝九晚五变成一种奢求。这是之前只在职场剧里才有的理想状态。现在我一部分时间会在企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更多时间参与实践工作。从学习第一天开始就有工资,即使我没有在工作,只是坐在教室里学习,也能有收入,而且工资还会随着我培训年限的增加和工作能力的进步逐年增长。凭借每个月的收入,我完全可以实现经济独立。这样在学习的同时,我也不会有经济方面的太大的压力,可以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新专业上。我的理想生活实现了。”
能在而立之年去异国学习一门新的专业,小李很感谢家人无条件的支持。“父母和家人们对我的工作十分支持和理解,我在德国一定会加油,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待。”